从东芝帝国的崩塌,透视中国半导体的未来


编者言:纵观庞大的东芝崛起又衰败,其实在这次东芝半导体收购战的进展过程中,中国半导体行业也需要反思几个问题,我们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何在?试图为中兴、华为事件止血的同时,更希望未来在科技产业上,我们能逐渐把主导权收回来。

其一,半导体人自身要具备“工匠精神”。日本当年凭一己之力和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平分秋色,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对一件事的执着与追求极致,这就是他们做到的工匠精神。发展半导体是一场持久战,半导体人要保持执着坚持的工匠精神,做一件事要做到极致,贴近市场、技术积累;其二,半导体是资金、人才密集型企业,提升技术及培养人才是共同努力的方向,弥补资金、人才及技术上的不足,将是半导体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,当花钱买不到技术和人才时再培养工匠就晚了。

其实我们看到差距的同时也能看到进步,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呈现高增长态势,特别是我们面对疫情处理情况远远好于欧美国家,中国政府接连出台扶持半导体发展的重磅政策,希望地方政府也能够尽快出台落地对发展半导体企业的政策,解决当前半导体公司所遇到的问题,持续保障半导体公司技术、人才及资金的支持。在美国的升级制裁下,国产自主化迫在眉睫,国内半导体发展刻不容缓

 

以下为正文:  

  8月4日,日本东芝宣布将PC业务仅剩的19.9%股份出售给夏普,彻底结束35年经营历史。

  作为一家145岁的百年日企,东芝的过去无疑是辉煌的:它曾是“日本制造”的代表,生产出日本第一个电灯泡、第一台洗衣机、第一台冰箱;也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,在高科技领域震慑世界。  

  但近年来,庞大的东芝帝国已分崩离析。2017年,东芝以129亿日元将家电业务卖给海信,随后又以175亿美元将半导体业务转让给美国财团;

  2018年,东芝宣布以3600万美元将PC业务的80.1%股份出售给夏普,如今算是全面告别。再卖下去,东芝也没啥值钱业务了....

  纵观东芝帝国崛起又衰败的历程,其实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,尤其是在中国科技奋起突围的时代背景下。

  今天就详细说下东芝以及整个日本半导体的兴衰,给中国科技突围的两点启示:

  一、科技立国才能真正翻身

  这两年随着中兴、华为被偷袭,科技强国在国内已成共识,但日本40多年前就在干这事了。

  

  上世纪70年代,日本举国之力发展半导体行业,并以赶超美国为目标。当时日本政府联手日立、富士通、东芝等公司组建了最强半导体军团,一路攻坚克难把日本半导体推向辉煌,日本制造也随之席卷全球,风头一度盖过美国。

  1980年开始,日本迅速攻下全球30%的半导体内存市场,巅峰时达到80%的垄断地位。而且日本不是岛国嘛,国内市场有限,生产的商品基本都卖给了美国。

  随着日本半导体产品疯狂涌入,美国人赶紧跑过去考察,结果发现日本人搞起研发来太狠了,他们造的存储芯片质量远超硅谷。

 

  在日货强大冲击下,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市场份额直线下降,英特尔一度放弃抵抗,差点被逼破产。照这么下去,整个硅谷都得被日本搞残。

  当时还有件大事,激发美国雷霆之怒。1983年,东芝擅自卖给苏联几台高精密机床,让苏联的核潜艇噪音大幅下降,美军直接就监听不到了....这事曝光后,美国政府震怒,一边打砸日货,一边开启轰轰烈烈的半导体大战。

  

  上世纪80年代后期,美国疯狂攻击日本半导体产业,包括全面封杀(你不是厉害嘛我不买不就行了)、关税打压(对日本出口的半导体征收100%惩罚性关税)。

  套路和如今打压华为一模一样,只要你露头就必须摁死,所谓的自由竞争精神在此刻荡然无存。

  直到1986年《美日半导体协议》签订,日本傲视全球的半导体行业自由落体般坠落,跌幅最大的存储芯片,从最高80%的市场份额直接跌穿10%....

  在此过程中,日本半导体军团被无情打散,松下、东芝、富士通的半导体部门也先后被出售,高光熠熠的时代就此远去。

  

  从日本半导体短暂领先美国的往事可以看出,千万别被美国自由竞争的假象骗了,真到被赶超的时刻,美国必定最先破市场规则,日本半导体如此,华为5G亦如此。

  同时,科技立国任何时候都不晚,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硬道理。想彻底翻身是没捷径的,唯有埋头苦干核心科技。

  现在国家举国之力全面扶持半导体产业,华为照着半导体全产业链去培养人才,都是为将来的全面崛起做准备。不论耗时多久、结果如何,这事必须干,而且是大干快干。

  二、科技也讲求工匠精神

  日本半导体被打残后,紧接着就是楼市崩盘、经济泡沫破裂,然后沉默至今。这段历史,一度被喊成日本“失落的30年”。

  其实并非失落,而是藏起锋芒,出鞘时依然凌厉。

 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时,日本科学家吉野彰和两个美国科学家因为研发锂电池获奖。当时有人统计了下,19年间日本共拿下19个诺贝尔奖,堪称诺奖收割机。

 

  2001年,日本喊出“50年30个诺贝尔奖”计划,如今已实现大半,这恐怕不是一个“失落国”能取得的成就。

  再比如去年7月,日韩因为一些历史原因,正面硬刚了下。韩国要没收部分日本在韩企业,日本则亮出杀手锏把韩国半导体行业三种原材料给禁了。

  日本这记勾拳重创韩国,三星那些半导体巨头几乎窒息。大家这才反应过来,姜还是老的辣啊。

  事实上,日本当年被美国打残后,就退到半导体上游的原材料领域,而且发挥大和民族特有的较真精神把半导体材料给吃了个透。

  数据显示,2019年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达66%。19种主要材料中,日本有14种市占率超过50%。

  以那3种禁运材料为例,日本垄断全球70%的市场份额,三星、LG当时100%靠进口日本,所以才有底气闪击韩国。

  

  日本当年凭一己之力和老美在高科技领域平分秋色,被打残后依然能保存实力,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他们骨子里的执着,也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。

  比如有人一辈子只做寿司、有人只炸天妇罗,终其一生也要把这事做到极致。

  搞科研也是如此,比如半导体原材料大硅片的纯度是以99.9999%计量,日本就不断提高纯度,直到在材料这领域无人能敌。

  前几天任正非访问四所高校,强调基础科研的重要性,并说“很高兴能看到愿意坐冷板凳的人”。什么是坐冷板凳的人,不就是那些默默无闻,埋首科研的“工匠”?

  而且半导体行业的差距说白了是基础科学上的差距,芯片从原材料提取,到设计、制造,都离不开化学、物理等基础科学。

  这事和诺贝尔奖呈高度正相关,美国是诺贝尔奖项最多的国家,日本也有19年19个的速度,所以他们在半导体设计、材料上各自称霸。

  

  反观我们,获诺奖的次数屈指可数。缺乏坐冷板凳的科研匠人,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也就被卡脖子,这就是差距所在。再不追赶,真晚了.....

  结语:

  日本科技能有今天地位,除了工匠精神, 更在于整个国家对科技高度重视:2015年,日本整体研发费用为1800亿美元,仅于美国和中国。但其研发支出在GDP占比高达3.6%,远超中美。

  以及整个社会对尊重教育、知识的推崇:日元上刻的不是王侯将相,全是为科技、文化做出贡献的人。弹丸之地诺奖拿到手软,是有原因的。

  

  这也是我们的欠缺,开放40年来,上半场我们总体还是以艰苦奋斗为荣的,后来就变味了,先有山西挖煤、后有全民炒房,哪来钱快大家就削尖了脑袋往里钻。

  这些年又加速了,互联网+、共享经济、网红直播一茬又一茬的造福神话。在这个往马路上放个单车3年就能套现10几亿的时代,你让那些埋头搞科研的“工匠”情何以堪.....

  所以是时候反思并重新出发了,金融地产互联网毕竟靠不住,唯有发展核心科技才能强国!

 


2020年8月12日

企业动态